
新湖南客戶端12月5日訊(通訊員 陳學華 姜雅蘭)產業興則鄉村興,近年來,東安縣水嶺鄉三合村村民陳松依托資源優勢,大力發展肉牛養殖,實現了在家門口增收致富。
今年44歲的陳松,早在上世紀末就南下闖蕩,2008年,他在深圳開辦了自己的工廠,并經營得日益紅火。2016年,陳松回到家鄉,看著家鄉的優質生態資源,決心把投資養牛作為自己事業的新領域,通過發展肉牛產業為鄉村帶來新的發展道路。
東安縣鑫輝家庭農場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松說:“我們充分利用當地群眾收割后玉米后的秸稈、稻草,結合當地的一些制藥工廠的藥渣、啤酒廠的酒糟、豆腐作坊的豆腐渣等廢料,經過特殊的配方,配制出來的飼料,綠色環保,養殖出來的牛,肉質細嫩,不僅有效地解決了秸稈和廢料處理問題,還能降低飼料成本,提高養殖效益。”
而今,陳松將自己的牛場發展到常年存欄500頭、常年出欄200頭的規模,年產值達4000萬元。在壯大自己事業的同時,他努力使玉米秸稈、豆腐作坊日常生產產生的廢料等廢棄物成為村民的寶貴資源,還帶動了周邊70余名村民就地增收和就業。
東安縣鑫輝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劉軍微笑著說:“我在這里來了七八年,主要是給老板負責這個牛場,給??床?、配種,我的工資大約有四五千塊錢個月,比外面打工強多了。”
陳松以肉牛產業為發力點,通過積極參與外貿出口和自繁自養自銷肉牛的方式,努力擴大養牛規模并提升產品品質,為當地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牛系列產品。
幾年來,陳松先后投資3000萬元,建起了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的標準牛舍,通過引進優良肉牛品種和自繁自養,形成了從繁殖、飼養到屠宰出售的一條龍自產自銷經營模式。自建場以來,每年為村里解決勞動力就業8人,帶動村民增加收入2.4萬元。
東安縣鑫輝家庭農場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松表示:“下一步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,采用全自動機械化養殖,全力打造自繁自養、銷售加工一條龍產業鏈,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走上致富道路,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。”
近年來,水嶺鄉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目標,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瞄定“產業興旺、生活富裕”目標,圍繞“一村一品”核心,依托水嶺現有資源稟賦,把發展壯大肉牛產業與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緊密結合起來,全面推進肉牛產業健康有序發展。目前,該鄉已發展規模養殖戶6家,肉牛養殖量達3400頭,肉牛養殖年產值達6000萬元。目前,全鄉種植玉米6000畝、牧草500畝,成立肉牛產業鏈企業、專業合作社6個。
責編:田文
一審:田文
二審:王坤
三審:張明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